当前位置: 主页 > 香港新闻动态 >

民企计时炸弹

时间: 2012-04-18 来源: 互联网 整理编辑 www.reg888.com 注册香港公司费用

  在过去几年的宏观调控下,货币偏紧的形势导致市场资金呈现紧张,民间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这也为本来已经较难获得融资的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隐患,添加了内地民企造假的诱惑。就算不涉及造假,也埋下业绩大幅倒退的计时炸弹。

  内地企业上市「圈钱」诱惑巨大,动不动就涉及数亿、甚至是数十、数百亿元的金额。其实,「圈钱」为内地术语,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属于自己的钱,通过某些貌似合法的手段掏到自己袋中。由于这种行为在方式上和传统违法犯罪中的盗窃、抢劫、诈骗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内地业界将这种行为统称为圈钱。

  若真有不法份子为了「圈钱」进行诈骗造假,手段可以高超,也可以低劣;若高超的,更可以布下天罗地网阵和完美骗局。

  民企成为对冲基金的镖靶?

  笔者参与了不少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融资项目,目睹近十年香港一度收紧了内地民营企业上市的管道,使愈来愈多的民营企业转投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为去年中国概念股风暴埋下了伏笔。

  针对民企风暴,去年笔者曾多次撰写文章评论现象。不足一年后,随着年报业绩期,业绩走样、延迟公布,以及中介辞任导致停牌等;民企风暴在香港再次刮起,一幕幕均似曾相识。过去20年,笔者一直从事跨境投资银行工作,去年在美国爆发的内地民企风暴,类似的一幕,在八、九年前的香港也曾经出现过。

  民企风暴中有虚有实,有真有假,难以掌握。真实与虚拟之间,导致风暴的杀伤力更为惊人。更诡异的是,有人说对冲基金已经将目标瞄向中国,民企更成为当中的镖靶。

  美爆发中国民企风暴,影响内企于国际估值

  面对在海外上市遭遇的财务造假质疑,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时,为追求较好的估值和发行价格,会对财务报表进行一定的粉饰,在会计上制造所谓的「灰色地带」。尤其是质素较低的民营企业,面对巨大的资金诱惑,他们粉饰财务报表的冲动会更大。

  除此之外,中国和海外市场在监管机制方面也存在差别。欧美成熟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遵循的是「普通法」的精神,只要企业对监管机构作出了承诺,它就会给予信任,而不会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样的监管机制会让一些企业存在钻空子的侥幸心理。当然,并非所有到海外上市的企业都有财务方面的问题。


  在美国民企风暴高峰期的去年6月,香港的民企新股几乎家家「破发」,个别例子更十分惨烈,投资者「血」流成河。美国爆发的中国民企风暴绝对是其中一个成因,影响了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估值,也影响了国际投资者当时参与投资新股的兴趣。

  在内地企业心中,他们选择到美国上市,除了向往美国市场之外,不外是美国市场上市门槛相对较低,没有在港上市如「审判犯人」般严格审批,其次是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市盈率较高。但是,美国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完善的资本市场,对很多内地企业长远来讲,肯定是苦多于甜,未来改往其他市场,也将是一个趋势。

  民企自身存在漏洞,提供了"唱空"的故事

  美国资本市场和部分中国民企,彼此因误会而结合,最终可能还是会因了解而分手。内地有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企业若非自身存在诸多漏洞,如财务资讯缺乏透明度或披露不足,也不会这么容易被别人抓痛脚,给金融大鳄趁机大发灾难财。

  可供「唱空」的故事、加上对冲基金和复杂的金融工具成为了完美「唱空中国民企」的配搭,在市场存在缺憾、失去理性或陷入恐慌之时,这些机制便会成为「牟取暴利」,甚至是「谋财害命」的工具。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沽空打压股价的效果惊人,在股价达到预期的目标后,沽空人直接平仓就可完成交易。进行「沽空」的人就像尝血的鲨鱼,他们首先会选择一家有活跃成交纪录、但开始受到负面谣言困扰的企业。

  随着企业业绩的高速增长和股价快速上升,一家或几家对冲基金会联合起来,大量在高价抛空卖出该股票,同步在期权或期货市场大手建立淡仓。抛空建仓后,开始配合负面宣传攻势共同策划针对该企业的负面消息。

  监管机构介入,加速相门关企业"灭亡"

  由于在市场上突然大量涌现无从考证的不利负面消息,投资者由于不明真相,恐慌抛售目标企业的股票,导致股价暴跌。由于股价暴挫和谣言满天飞,监管机构或介入调查,加速相关企业的灭亡。
 
  参考美国的情况,针对当地监管部门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行为,上市企业必须遵守消息披露要求,这对股价或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待这类消息公布后,进行「沽空」的对冲基金会马上安排一批专门处理集体诉讼的小律师,联同事先约定好的小股东以目标企业发布虚假资讯为由,代表广大股东集体起诉上市企业,并通过诉讼案的负面影响,持续打压目标企业的股价。

  近年来,大批以「中国概念」为卖点的新兴民企蜂拥远赴海外上市,由于不少海外投资人没法直接投资在中国,他们均希望透过投资赴海外上市的中资股,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尽管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是可信和清白的,但确有一些「害群之马」利用监管漏洞,以及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不熟悉进行诈骗。

  尽管美国和内地监管机构在未来有可能加强沟通,但由于海外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难以赴中国查核,因此很多问题往往难于察觉。

  以言论影响市场牟取暴利

  在这几年,愈来愈多的所谓独立研究机构开始联合对冲基金进行操作,形成金融界的跨境恐怖力量。借着跨境监管的漏洞,以言论影响市场,从中牟取暴利。

  如何监管这些机构有否通过揭发丑闻,而狙击造空相关股票并从中非法获利,值得跨国监管机构去追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上述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在未来的中国本土市场。

如欲查询更多有关的资料,请与我们的专业顾问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香港动态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十大注册香港公司机构,超过10万客户见证,香港政府权威认证推荐,我们热诚为您提供行业特有一站式注册香港公司服务.

Copyright 2010-2015 上海百利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087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