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障房建设路径值得期待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5周年的日子,15年来,香港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发展局面。香港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保障房建设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住房政策、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已成为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重要任务。
所谓保障房,在香港是指公屋(类似内地的廉租房)和居屋(类似内地的经济适用房),香港的保障房建设曾经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公屋自二战以后起步,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给低收入居民,租金一般占该公屋住户收入的10%。到1972年底,住在公屋的居民占香港总人口的25%,基本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香港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开始兴建以低于市值出售给中低收入家庭的居屋。至1998年底,有12.2%的人口入住居屋,另有34.8%的人口租住在公屋。
进入21世纪,香港住房市场面临的困境是房价高企,保障房和商品房供应均出现不足,楼价和租金已远超过普通市民可以承担的水平,轮候公屋的人数激增,市面上再次出现“笼屋”和“板间房”。1999年,香港住房供应总量为12.1万套,其中保障房8.7万套;到了2008年,香港住房供应总量滑落到区区1.7万套,其中保障房0.97万套。2010年保障房覆盖人口为47.5%,比2000年下降了3.3%。 2011年,香港的楼价与收入比是22.72,居亚洲城市之首(上海排第二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2002年起香港停建了居屋,在市民的强烈呼吁下,2010年6月再次复建。二是减少了土地供应。自2004年起,全面停止了已实行150多年的政府主动拍卖土地的政策,改为“勾地”政策,即开发商先向政府提出对某块土地感兴趣并承诺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政府再挂牌出让。“勾地”削弱了政府调控楼市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开发商主导商品房的量价。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7月1日,新一届特首梁振英在就职演讲时特别强调:“安居乐业是市民的心愿,房屋是社会最关切的问题。我深信:要从规划和供应入手,加建公屋,协助基层上楼;公平合理分配公共房屋资源,增加流通;适当增加土地供应,促进楼市稳定发展,协助中产置业;鼓励自置居所,提升市民的归属感,促进向上流动。我们必须制定长远房屋策略,完善地区规划,建立土地储备,迅速回应市场和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变化,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并且逐步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质。”
特区政府的建屋计划尚需立法会的批准,但是从特首的演讲可以预见到香港保障房的改进路径:一是不断加大保障房供应,与新加坡80%的保障房比重相比,香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取消“勾地”政策,恢复政府主动拍卖土地的政策,楼价高时多卖地,楼价低时少卖地,通过政府主导土地市场来平抑楼价。三是进一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质量。在早期,香港公屋每个住房单位的使用面积介于7.9平方米~23.2平方米之间。时至今日,尚有80%的公屋户型使用面积低于33平方米。商品房户型中,50%以上的使用面积不足45平方米。在香港,90平方米就算是豪宅了。反观新加坡,人口密度比香港大,土地面积比香港小,而人均居住面积(包括公屋)却接近香港的两倍。因此,改善居住条件,让市民过得更舒适和更有尊严,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
香港经济严重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因此,保障房建设必须循序渐进,每年的投放量要经过科学论证,绝不能造成楼市的暴起暴跌,同时要注意控制大陆居民投资移民这个阀门,保持楼市的平稳。从长远看,随着港深一体化和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深入,香港市民将有更大的置业空间。
香港保障房在公平分配、严格管理方面一直保持着优良纪录,相信在下一个15年,香港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仍会继续保持高水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香港,也一定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最具城市竞争力的动感之都与幸福之都。
如欲查询更多有关的资料,请与我们的专业顾问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 上一篇:内地进口香港货物稳增
- 下一篇:香港往返海口航线再次加密
香港公司注册流程
香港最新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