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企业香港上市还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早期受到热议,前不久刚刚开通的沪港通虽然并不如预期反响强烈,但是不少专业人士都相信沪港通看的是长远效应,真正的大手笔还没有登场,不少证券界的人士也是在关注,时刻准备着伺机而入。沪港通的启动,将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是推动内地市场国际化的一个大举动。
而在刚刚闭幕的第18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上,内地及香港多位金融界人士表示,随着内地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香港与内地双向开放不断深化,香港现已成为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香港和内地不断在互相借力,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与者——两地的企业。香港作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其健全的市场机制、便捷的审批程序、较低的资金成本,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前往融资,扩充实力。同时,内地企业也正成为香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内地企业和机构赴港融资势头渐猛。截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已达800多家,市值和成交额均占香港市场一半以上。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是选择主板上市还是创业板上市,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及两种上市条件等多方面情况考虑。就从盈利要求这一点来讲,创业板不设盈利要求。主板的盈利要求是,过往三年合计5,000万港元盈利(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再之前两年合计须达3,000万港元)。
因此,创业板可为具增长潜力企业提供集资渠道。创业板并不规定有关公司必定要有盈利纪录才能上市。如此一来,具增长潜力的企业也可以透过根基稳固的市场及监管基本设施来筹集资金作发展用途,从而好好掌握区内各种增长机会。
据笔者了解,这两年创业板与主板股票的表现反映在数据上是一下的情况:2013年创业板指数按年升21%,远胜同期恒生指数2.9%的升幅。2014年至今,虽然大市较为波动,创业板指数仍累计升14.3%,继续跑赢恒指,更在今年3月冲至582点的近年新高。成立近15年的香港创业板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增长股的温室,基金经理的寻宝之地。
可见,不满足主板上市的新兴潜力型企业,想要提升自己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倒是可以考虑借助创业板上市。但是,创业板虽然不像主板限制那么多,还是需要注意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了解清楚相关事宜。
如欲查询更多有关的资料,请与我们的专业顾问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 上一篇:香港近日破获今年第35宗涉偷沉香案件
- 下一篇:香港进出口贸易获借助内地升温
香港公司注册流程
香港最新资讯动态